聊起合成生物在美妆领域的应用,我们常提到玻尿酸、重组胶原蛋白和植物提取物等关键词。
这些科技属性强、高附加值、高毛利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归类,那就是科技护肤品。
12月20日,美妆大盘回暖,其中水羊股份和丸美生物的表现尤为优异。

截至本日收盘水羊股份上涨9.73%,盘中最高涨幅14.81%;丸美生物更于早盘涨停,上涨10.01%。
驱动这一盛况的核心因素,一是微信小店上线“送礼”功能,为微信电商纳入新流量端口,具备礼品属性的高端美妆有望受益。
而另一方面,这两家企业都在近期加大了对合成生物+科技护肤的资源投入力度,尤其是丸美在本月12日从“丸美股份”更名为“丸美生物”,全面加大对合成生物学的战略布局。
为什么"合成生物+科技护肤"概念这么受欢迎?除了重组胶原蛋白和玻尿酸,风还会吹向哪里?
始于胶原蛋白 辐射全链产品
科技护肤并非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本质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针对性解决特定皮肤问题的护肤新理念。
符合现代人对效率和性价比的高追求,旨在从感知度、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综合提升护肤效果。
该赛道的代表企业是国际巨头欧莱雅,早在2018年,该公司就提出要从美妆公司转型成为美妆科技公司的愿景,并宣布要成为“第一大美妆科技公司”。

科技护肤的核心在于“科学”和“技术”,以上文提及的企业为例:
丸美生物早在22年前进入眼霜领域,一直主打高端国货,拳头产品小红笔眼霜主要针对胶原和弹力蛋白流失,瞄准抗衰老品类。
与此同时,该企业是中国首个实现全种胶原、全类蛋白、全自研自产自迭代的美妆品牌,是名副其实的胶原大厂。

而丸美的明星系列基本都应用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包括重组胶原蛋白、弹力蛋白、多肽蛋白、多重胜肽……甚至美容院线产品也有涉猎。
不仅如此,丸美生物还建有皮肤医学实验室、活性材料实验室、生物发酵实验室、细胞生物实验室、模式生物实验室和生物材料中试基地。
全面的生物科学研究、活性材料开发和生物活性评价测试能力,让该企业拥有了在科技护肤领域站稳脚跟的底气。
据悉,早在2022年丸美就承担了2项广东省绿色生物制造重点领域研发专项,2023年主导制订的《重组可溶性胶原》行业标准已通过工信部立项。

而2024年8月,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正式批准、丸美生物为依托单位建设的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更让人期待后续的市场表现。
率先摘得胜利果实 靠的什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