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FEV1/FVC≥0.7即可排除慢阻肺病诊断?不一定!有时候,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FEV1/FVC≥0.7,但是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之后FEV1/FVC有可能会降低至<0.7!这个是不是不符合逻辑?但临床却的确存在!所以,2024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 2025)[1]指出:假如临床上高度怀疑慢阻肺病,如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临床症状多,倘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FEV1/FVC≥0.7,也要测量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之后的FEV1/FVC。流量反应: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支气管被舒张,有些人的FEV1会显著增加。容积反应: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支气管被舒张,有些人的用力肺活量(FVC)会显著增加。所以,虽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FEV1/FVC≥0.7,但是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之后,有些人会出现容积反应,FVC显著增加,导致分母增大,FEV1/FVC<0.7。图1 肺功能检查结果判断(GOLD 2025)3慢阻肺病患者出现肺功能逆转,可能吗?临床现实随访中,有医生发现有些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居然逆转了!这是违背常理的,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是不可逆的!出现肺功能逆转,往往是测量误差!所以,不建议以一次肺功能结果就确定慢阻肺病的诊断!特别是当FEV1/FVC在0.7左右的时候,测量结果很容易不稳定!有学者报道,1097例慢阻肺病患者,一年后17%的患者复查肺功能显示FEV1/FVC>0.7,2年后仍然有16.6%的患者肺功能没有达到慢阻肺病的诊断标准[2]。FEV1/FVC接近临界值的情况需要随访,结合随访的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4影像学检查是慢阻肺病诊断的必备检查吗?不是。影像学检查作为慢阻肺病诊断的辅助检查,可以协助鉴别其他疾病,但并非是诊断的必备检查。胸部X线检查[3]可以协助判断有否肺部并发症与其他疾病。慢阻肺病患者X线的主要征象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胸部CT检查[3]可以辨别小叶中心型和全小叶型肺气肿,还可用于鉴别诊断,以协助除外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癌、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等。GOLD 2025细分了肺气肿、肺结节、气道病变和慢阻肺病相关合并症的胸部CT影像内容,并强调,对于存在持续急性加重、症状与肺功能结果不成比例、FEV1占预计值%<45%且伴有显著过度充气、或者符合肺癌筛查标准的患者,均应考虑胸部CT影像检查。5使用现有心血管评分,可以准确评估慢阻肺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吗?不可以。现今,慢阻肺病心血管风险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话题,GOLD 2025[1]新增关于慢阻肺病患者的CVD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早期评估慢阻肺病患者的CVD风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临床稳定期慢阻肺病患者CVD发病率较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和心率失常等。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CVD风险显著增加,而且此类风险在出院后最初几周仍旧很高,甚至在一年后仍然会进一步增加。然而,GOLD 2025[1]指出,在普通人群中使用现有的心血管风险评分(如Framingham或QRisk)可能会低估慢阻肺病患者的CVD风险,需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GOLD 2025. https://goldcopd.org/2025-gold-report/[2]Schermer T R, Robberts B, Crockett A J,et al. Should the diagnosis of COPD be based on a single spirometry test?[J].Npj Primary Care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6, 26:16059.[3]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4,23(06):57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