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特钠胶囊(GV-971)是2019年在中国附条件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中国原创新药。GV-971上市后给中国AD患者带来具有临床价值的治疗获益。201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题为“Sodium oligomannate therapeutically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and suppresses gut bacterial amino acids-shaped neuroinflammation to inhibit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的文章(Cell Res. 2019 Oct;29(10):787-803),首次提出并揭示了GV-971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外周炎症、减少中枢神经炎症、发挥治疗AD的作用机制。之后,美国华盛顿大学David Holtzman教授与芝加哥大学Sam Sisodia教授两个实验室背对背、独立验证了GV-971重塑肠道菌群、抑制神经炎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特点,相关研究联合发表在2024年的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2024 Feb 17;19(1):18)上。尽管如此,GV-971具体通过调节哪些特定菌群、抑制哪些特定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外周炎症和神经炎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耿美玉带领团队继续以5XF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发现富含Rib重复序列黏附蛋白基因的乳杆菌株(Ribhigh-L.m.)在AD病程进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序列黏附蛋白在AD患者菌群中富集也得到验证。机制研究表明,毒力因子Rib蛋白通过介导Ribhigh-L.m.菌株与肠道上皮细胞黏附,引发代谢重编程,导致包括乳酸在内的大量代谢产物的增加。深入研究发现,过量的乳酸通过激活肠道上皮细胞GPR81-NF-kB轴线、刺激肠上皮产生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AA则通过激活天然免疫细胞促进外周Th1等获得性免疫细胞活化。GV-971通过直接与Rib黏附蛋白的GIANLDKL氨基酸区域结合,阻断了Ribhigh-L.m菌株与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纠正过量乳酸的积聚,抑制GPR81-NFkB介导的SAA的产生,最终缓解Th1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相关研究于2024年11月19日,在Cell discovery期刊上以题为“Sodium oligomannate disrupts the adherence of Ribhigh bacteria to gut epithelia to block SAA-triggered Th1 inflammation in 5XFAD transgenic mouse”的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为深入理解GV-971靶向菌群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依据,为AD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设计理念。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王薪懿博士和谢作权博士为本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耿美玉研究员。研究主要结果1. 5XFAD转基因小鼠的病程进展伴随肠道菌群组成和代谢途径改变及肠道炎症发生首先,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病程的进展,AD转基因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厚壁菌门和乳杆菌科的细菌显著增加,而拟杆菌门和鼠杆菌科细菌则显著减少(图1c)。使用宏基因组测序显示,与WT小鼠相比,在41周龄时,鼠乳杆菌(L.m.)的相对丰度在转基因小鼠中显著增加。乳杆菌属内的其他物种,如动物乳杆菌等也显示出类似增加趋势(图1d)。相反,41周龄的转基因小鼠表现出较低丰度的拟杆菌属CAG.927、普雷沃氏菌属CAG. 1031等(图1e)。进一步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群代谢途径的改变17。与年龄匹配的WT小鼠相比,41周龄转基因小鼠的各种代谢途径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包括之前在36周龄转基因小鼠中发现的与苯丙氨酸相关的途径13(图1f)。从24到41周龄,与WT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的糖酵解/糖异生、脂肪酸途径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显著失调(补充图S2a)。此外,转基因小鼠粪便的乳酸脱氢酶(LDH)——一种催化乳酸产生的酶——则显著上调(图1g)。重要的是,这些代谢途径的改变与已知的细菌物种的功能变化密切相关,即糖酵解/糖异生的增加与乳杆菌的增加密切相关18,而苯丙氨酸代谢的减少可能与拟杆菌的减少有关19, 20。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发现41周龄转基因小鼠的粪便与WT小鼠相比,存在代谢物谱的明显差异(图1h),提示41周龄的转基因小鼠粪便发生了显著的代谢物重编程。随后,探讨了代谢紊乱是否能诱导肠道上皮炎症。对41周龄WT和转基因小鼠的回肠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转基因小鼠胃肠道内上皮完整性发生显著恶化,表现为肠道衬里的结构不规则、肠道水肿增加和肠道组织肿胀(图1i-k),受影响区域的免疫细胞浸润也显著增加(图1l)。以上结果表明AD转基因小鼠肠道存在持续的炎症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