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近日,华恒生物发布公告称筹划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事宜。


图片

 

公告称,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智药局注意到,从今年5月开始,华恒生物股价却一再下探,跌幅一度达到69%。公告发出后,公司股价有所回暖。

 

数据显示,2024全年华恒生物营业收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12.37%;归母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下降57.80%。

 

华恒生物年度营收首次突破20亿,但这份财报反映了华恒生物正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公司称,公司缬氨酸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公司整体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2024 年市场缬氨酸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作为国内氨基酸龙头,随着国内氨基酸供给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且增长有限下,华恒生物此次冲刺港股上市,有什么意图? 

 

核心产品探底,技术高管离职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华恒生物已经成为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公司,是国内氨基酸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20214华恒生物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随后公司股价持续走高,最高达到89.74元。不过随着公司利润下降,股价开始回落。

 

截至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和维生素系列产品,其中氨基酸系列产品占公司营收的83%,是当之无愧的营收大头。

 

氨基酸系列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L-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

 

作为氨基酸系列产品中的主力品种,缬氨酸价格下跌直接导致该部分毛利率骤降至2024年的30%,下降13.32个百分点。


 

近两年来,缬氨酸价格从2023年的22.74元/公斤暴跌至2024年的14.41元/公斤。与此同时,国内缬氨酸生产商还在不断新增产能,加剧行业供应过剩。

 

2024年1月,新疆梅花宣布投资5亿元,包括建成1万吨缬氨酸生产线;同年4月,新疆可克达拉金海生物宣布扩产一条5万吨/缬氨酸生产线;2025年3月宁夏伊品生物改造一条4.6万吨缬氨酸产线。

 

进入2025年,缬氨酸价格进一步探底不少中小厂家被迫停产,头部上游厂家为缓解销售压力继续下调报价,影响公司收益。

 

此外,肌醇等其他氨基酸产品价格也出现下跌,尽管华恒生物一直扩大销量,营业成本不断增高,但最终导致利润空间大幅压缩。

 

对此,华恒生物表示,如若行业格局保持2024年竞争态势或进一步加剧,公司业绩增长存在不确定风险。

 

除此之外,华恒生物还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问题。

 

7月1日,华恒生物公告称,核心技术人员邓杰勇因个人原因与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据了解,邓杰勇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任公司技术部管理培训生,2017年11月至今历任秦皇岛华恒生产二部副经理、秦皇岛华恒高级经理等职务。

 

公司表示,邓杰勇离职不会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实质性影响。


此前定增7亿,开辟多元化赛道


为了减少对传统氨基酸业务的依赖,华恒生物不断布局高附加值产品,希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202410 ,华恒生物定向增发7亿元,引入了国投创合等国资入股用于投资建设多个新项目,以进一步打开公司 业务增长空间。

 

基于华恒多年积淀下的发酵技术储备,公司宣布进军生物基材料,其中重磅产品就是1,3-丙二醇(PDO)

 

1,3-丙二醇(1,3-PD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PTT聚酯纤维的关键原料,还可用于增塑剂、洗涤剂合成,也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领域。

 

在中国已投产的PDO企业大多采用甘油发酵法的情况下,华恒生物选择了以玉米淀粉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全发酵工艺,有望打破美国杜邦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图片

 

此前,华恒生物子公司赤峰智合宣布建设年5万吨生物法1,3-丙二醇项目,地点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已顺利实现连续量产。

 

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量产实现后,PDO频频出现于华恒生物的战略动作中。

 

2024年4月,华恒生物更信心十足地宣布投资8.56亿元,再建5万吨级的PDO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150亩,位于安徽合肥长丰县。

 

如今,华恒生物正在努力推动1,3-丙二醇的下游应用,包括推出了首个个人护理原料品牌BIOBLANCA®PDO,与东华大学签约合作了“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牵头成立“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等。

 

图片


除开生物基材料外,华恒生物还选中了一款小众酸味剂——苹果酸,是柠檬酸的绝佳替代品。

 

作为天然酸味剂,生物法得到的L-苹果酸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食品、医药及化工领域的重要原料。例如L-苹果酸能够配成多种香料;可添加进入护肤品用于抚平皱纹;用于辅助治疗肝病、高血压等。

 

图片


2024年,华恒生物投资6.84亿元建设生物基苹果酸项目,选址秦皇岛市,预计新增生物基苹果酸产能5万吨年均实现销售收入7.9亿元。

 

目前,新产品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精氨酸已经陆续按计划投入生产。

 

此外,押注“生物+AI”技术融合是华恒生物寻求突破的另一路径。


2024年,华恒生物与合肥市政府、中国工程院郑裕国院士团队合作成立“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进一步深化政-校-企协同创新。

 

合肥研究院已经构建了一直200余人研发团队,形成“菌种构建-技术放大-管理创新”的全方位技术体系,覆盖酶设计、菌种优化、智能制造等多个环节,推动合成生物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

 

公司已完成AI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并牵头设立“合肥市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项目。


图片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9亿元,建设全球首个AI驱动的智能中试基地,专注于5500吨高值原料生产,覆盖从研发到试产的全流程。

 

项目建成后,计划实现柔性化、模块化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制,预计2026年投产,推动AI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


A+H股两地上市,有何优劣?


对于华恒生物而言,合成生物学是资本密集型赛道,未来技术研发、产能扩张、海外布局均需大量资金。

 

2024华恒生物研发费高达1.24亿元,连续多年高增长。公司表示,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持续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积极开发新的生物基产品。

 

相较于A股,港股历史上对企业的上市门槛相对更低或更包容。对于已经定增过华恒生物而言,港股上市也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

 

此外,港股市场的再融资(如配售)机制相对更灵活高效,审核流程通常比A股增发等再融资方式更快捷,方便公司抓住市场窗口快速融资。


同时,香港上市意味着进入国际金融中心,获得全球媒体和投资者的关注,极大地提升公司的国际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医药行业A+H上市已经成为常态,CXO龙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创新药公司恒瑞医药、荣昌生物等,均已实现两地上市。

 

当前,合成生物赛道因行业处于早期,企业优先A上市如今华恒生物已经释放了国际化信号。

 

不过由于港股流动性较低,使得折价发行成为A+H股的普遍现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赴港上市企业平均折价率达32%此外,港股对于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

 

但总体而言,如果华恒生物成功上市,对于公司的现金流以及国际化战略都有大幅的提升。


—The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