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肺结节检查发现的增多,胸外科、影像科、肿瘤科、呼吸内科、介入科等相关科定均蓬勃发展,并在肺结节的整个诊疗领域中:
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技术上越来越精准细化,手术从肺叶做到肺段,再到亚段或联合亚段,甚至亚亚段切除;
影像科的影像诊断也越来越精准,并往更小的结节得以诊断出来为目的不断进取,CT扫描越来越薄、发现的结节越来越小、并有能谱CT以及AI分析,小到1毫米2毫米的也给出CT值、体积、实性占比等具体信息;
肿瘤科则将原本用于晚期或中晚期肺癌的基因检测、靶向治疗药用到多发结节上,以及不断将靶向治疗的窗口前移,从中期到早期,到多发的早早期,说是预防复发以及控制次病灶的进展;
呼吸科在肺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出更细、能达更远的气管镜,并尝试镜下定位、活检以及消融来处理亚厘米或几毫米的结节;
介入科的消融适应证也从原来不能手术的姑息治疗向亚厘米结节发展,并宣传越早做效果越好,要将肿瘤消灭在萌芽状态,等到大了就只能手术切除了,创伤更大。总的来说,就是:肺结节若是肺癌很危险,越早诊断出肺癌并越早干预处理才安全!
事实真的会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按肺癌诊疗指南的意见,原位癌与微浸润性腺癌完整切除后都是100%治愈,不会复发或转移。不典型增生比原位癌还要稍早的阶段,更是危险性不大能随访。即便是混合磨玻璃结节,也是实性成分不足25%的话,指南说极少转移,淋巴结可以采样1-3组,也可不清扫,换个角度看就是说,也是局部切除就能治愈。显然,待肺结节确实是肿瘤范畴,但仍在微浸润性腺癌或之前的阶段,甚至浸润性腺癌实性成分不足25%的阶段,随访基本不至于影响预后,更不会危及生命。过分强调肺癌的危险性,是存在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的嫌疑的!
我们如果将有转移能力并危险机体健康的肺癌比用力大无穷的恶霸,有很大的破坏性,威胁社区安全。但他自其母亲受孕并在母体子宫中发育、到胎儿、到出生的婴儿、再到幼儿,才能到青少年再到成年。能对社区群众造成危害的至少要到幼儿阶段吧?此时也不可能杀人放火,而是调皮捣蛋,踢翻垃圾桶、用小石子砸坏别人家玻璃或欺负更小的小孩而已。这时候送进少管所,或捉拿归案,甚至杀了他不就可以了,不就仍能保一方平安了吗?到底有没有必要他仍在娘胎里时就一定得引产杀死这胎儿?你能确定他出生后必严重影响社区安全,必成为恶霸?
图片

不典型增生:多像他还是个胎儿,仍在母体内,能不能顺利降生都还是未知数,对外侧根本没有破坏力;影像上只表现为淡磨玻璃结节,没有风险,随访观察不影响健康,也可能永远长不大(胎死腹中),若顺利降生,仍会经历非常容易控制的婴幼儿阶段。

图片

原位腺癌:已经降生,成为人类的一员,但手无缚鸡之力,打他就被打扁,完全不堪一击;影像上仍是纯磨玻璃,但比不典型增生密度增加了一点,若去除它,只需局部切除就够了。不去型他,也没事,门都出不去,还能给别人带来危害不成!

图片

微浸润性腺癌:此时黑帮老大已经有所长大,能在小区里玩了,是孩子王,但成不了气候,最多只是把东家的门打破了,西家的窗户打破了,不对别人的生命造成危险。但是长下去可是个危险人物呀!这时控制他是最佳的时机。影像上密度不均质的磨玻璃结节,或者有少许实性成份,或边缘有浸润性生长的影像表现。控制它,也只要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就够了,没有对远处的破坏力。

图片

浸润性腺癌混合磨玻璃结节:幼儿时没有好好管教,长大成追风少年了,开始叛逆了,大人已经管不了他了!他能自由出小区,到社区,危害邻里,打打杀杀!影像上已经出现明显实性成份,成了浸润性腺癌,可能会存在转移,但还不一定,也可能没有转移,手术要肺叶切除,至少要肺段切除,并对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图片

浸润性腺癌实性肿块:少年时也管不住,终于老大成为真正的成年人了,而且非常凶狠,无恶不作,无法无天!影像上已经变成完全实性肿块,非常可能已经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或者已经发展了下线,正在招兵买马。这时要控制他,只有肺叶切除或袖式肺叶切除,甚至全肺切除,并清扫纵隔淋巴结,还有打倒他的机会。

浸润性腺癌晚期:单打独斗的时候没能摁住他,黑帮老大终于练成,他已经招兵买马成立犯罪团伙,武器精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就像在乱世中的邪恶势力,已经摁不死他了!影像上肿块巨大(也可不太大),伴有广泛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融合,也会远处脏器转移,治疗只能保守治疗,且无治愈可能性!


肺癌的危险性也是随着病灶的发展而发展的,过早的干预与诊断或许带来的不是机体的更加健康,而是产生更多恐慌,与不必要的诊断与治疗带来的创伤,或者过早的创伤加到机体身上!我总觉得这关乎我们的医疗到底是以“治疗控制疾病为中心”,还是以“病人的健康(包括物理的与心理的)为中心”之争!
或许我们的方向有点偏了!追求极致就是钻牛角尖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