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检查发现肺结节,每次到医院复查医生都说是肺癌,得开刀,不开要转移就没机会了!你说怕不怕?前段时间有位结友网络咨询我,我觉得她的结节虽考虑肿瘤范畴,但随访对比进展不明显,大小也小,密度也不算高,风险也不大,能再随访。但她说当地医院建议她尽快手术,还说不开会脑转移,就没机会了。真有这么严重吗?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性, 47 。

主诉:

检查发现双肺多发小结节5年。

现病史:

年前检查发现双肺多发小结节,无不适,近两年有增大,双肺多发,当地医生要求立即手术。现来咨询。

曾就诊医院:

某省某市(市级)人民医院、某县人民医院。

希望获得的帮助:

1.请对结节良恶性进行预判;

2.若为恶性大概属于哪个阶段?

3.目前存在转移风险,需要立即手术切除吗?是否还有继续观察的空间?

4.手术采取什么方式,需要行淋巴结清扫吗?

5.两年前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就有高密度点状影,但最近1CT高密度点状影似乎有淡化和消失,最高CT值有降低,请判断有无细微变化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6.左肺上叶前段部分实性结节,在最近3CT中,AI报告的大小依次分别是6*54*38*6,大小波动极大,但人工报告里面并未进行描述,请进行对比分析?

7.若行手术的话,左肺上叶前段这个部分实性结节和左肺上叶中部的结节需要一并处理掉吗?付出的代价划算吗?

8.近一两年来脖子非常容易发炎,继而波没到肺部,感觉整个胸都有灼烧感,甚至咳嗽,最近身体感觉正常,但白介素却升高,结节增大,跟反复感染,慢性炎症有关吗?

影像展示与分析:

我们先来看结友提供的2023年3月的影像:

图片
病灶1:左上叶微小结节,密度不是太淡,轮廓较清。
图片
病灶2:右上叶前段小结节,混合密度,边缘稍显模糊。
图片
病灶3:右上叶后段磨玻璃结节,轮廓与边界清,没有显著实性成分。
图片

病灶4:左上叶微小结节,磨玻璃密度,轮廓与边界清。

再看2025年6月时的影像:

图片
病灶1较前无显著进展,仍是小的。
图片
病灶2周围磨玻璃成分较前稍显明显,中间实性点状的与前相仿。
图片
病灶4与2023年时相仿,仍是纯磨,微小。
图片

病灶3与前也差不多,没有实性成分。

我的回复:

我想我们要怎样来考虑:1、现在检查发现的肺多发结节非常常见,当然其中,有些是肿瘤范畴的,包括肺泡上皮增生、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这些严格意义上不是肺癌定义之内的类型。但是由于他们与真正的肺癌之间在影像上存在交叉,所以没有办法仅凭影像来确定其肯定不是早期肺癌。但是,危险性的高低确实可以大概率凭影像表现来评估的,所以我一直强调:淡化磨玻璃结节的病理类型,转而从风险高低来考虑是否需要干预。而风险的高低,最关键的是单次看影像(密度纯不纯),随访看进展。如果说密度是纯的、进展是不显著的,那风险就是低的。2、你的病灶也是两肺多发的。黄色的像磨玻璃密度,但是瘤肺边界稍不清,并不是特别典型恶性,当然由于随访持续存在,考虑还是要考虑肺泡上皮增生或者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橘色的有点状稍偏高密度成分,但它周围的磨玻璃非常淡,而且2023年时磨玻璃不明显,我觉得这个病灶还是慢性炎伴少许纤维增生可能性大;绿色的微小,密度略高,缺乏膨胀性,也无进展,良性可能性大;蓝色的微小,轮廓与边界显糊,目前恶性征象不明显。5、按中华医学会肺癌诊疗指南,磨玻璃不足8毫米或实性不足5毫米,或混合密度的实性成分不足5毫米的,初次发现可年度复查,复查没进展的仍是再年度复查,复查有进展的才考虑缩短随访间隔或更积极的处理策略。你的结节若按这原则也是没到需要尽快手术的。所以,我觉得你的结节都没到定要手术的程度,能安全随访,以后真有进展并风险增加再看情况。可先考虑年度或9个月光景复查。意见供参考!

后续交流:

图片
结友说当地医生说要开刀,还是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不手术会转移!
图片

说是右上后段与前段同时切,还要探查右上靠中间更小的结节,并清扫淋巴结。还看过医科大学的副主任医师,连片子都没有看,看了报告直接说是浸润性了,赶快切。都是当地技术NO1的医生,还说不切会转移,转移到脑子就没机会了!

右上前段当地要切的说成荷包蛋了的病灶我们再逐层分析一下,看看到底风险大不大:

图片
密度不纯,但磨玻璃成分很淡,实性成分也不太致密。
图片
有血管进入,确实是混合密度,但点状密度不算很高,也无收缩力,磨玻璃成分较淡,且瘤肺边界稍显糊。
图片
中间密度较高,周围磨玻璃较淡。
图片
微小血管贴边,但没有明显异常增粗。磨玻璃成分较淡,偏实性成分偏糊。
图片
磨玻璃成分很淡,边上的血管贴着,但没有异常增粗。
图片

边缘区域点淡而模糊的阴影。

图片
冠状位混合密度,实性成分不太致密,而且显得有点模糊,磨玻璃成分很淡。
图片

矢状位也是瘤肺边界欠清的样子。

图片
图片

对比看其实即使略有变化,也都说不上显著进展的。

感悟:

发现五年,现在有长达三年时间的对比,且逐层分析展示后,这种病灶能算得上明显进展吗?可以称得上危险性大吗?两肺多发微小结节,原因未知,随访进展不明显,手术要切除前段加后段,还要清扫淋巴结。个人觉得这不单是手术往积极了做,还往大了做,但其实是无效的根治术。真的要切,病灶局部切除已经尽够了呀。其实指南或共识也有相对较为具体的建议与规定,但主要是有的措辞仍偏模糊,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会有不小的出入,而且切了后病理确实报原位癌或不典型增生,也不算切错。所以在目前的医疗现状下,容易比较积极。不过个人总觉得,楔形切除也就算了,真的结友焦虑不安,随访过没有好转,又基于上肿瘤范畴的,切了也就切了,但若要切肺段,还是多肺段,对于这种微上结节,随访稳定的,真的要慎重。结友们自己要多学多看,多了解,不能医生怎么说就怎么听。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