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烧,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退烧药!
但面对药店琳琅满目的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很多人却犯了难:到底该选哪个?孩子能用吗?能不能交替吃?吃多了会伤肝伤肾吗?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全面、通俗地讲清楚: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区别、适用人群、用法用量以及使用误区。看完这篇,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用药不慌。
一、退烧药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退烧药本身并不治疗病毒或细菌感染,它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对症药物。
无论是新冠、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退烧药的作用是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比如头痛、肌肉酸痛、烦躁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休息,提高舒适度。

二、什么情况下该用退烧药?
不是一发烧就得吃药。是否使用退烧药,主要看两个指标:
1. 体温高低
- 体温 ≥38.5℃:建议使用退烧药。
- 体温在37.5℃~38.5℃之间:优先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多喝水等。
2. 主观感受
即使体温未达38.5℃,但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如精神萎靡、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烦躁不安,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也可以考虑用药。

三、布洛芬 vs 对乙酰氨基酚:五大维度全面对比
我们从安全性、起效时间、作用强度、适用人群、用法用量五个方面,帮你搞懂这两种最常用退烧药的区别。
1. 安全性:谁更“温和”?
- 肝功能异常者 → 优选布洛芬(但需医生指导)
- 肾功能不全、有胃病史、心血管疾病患者 → 优选对乙酰氨基酚
- 脱水、营养不良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肝毒性风险增加
禁忌人群提醒:
对乙酰氨基酚不宜用于:
病毒性肝炎、蚕豆病(G6PD缺乏症)患者
布洛芬不宜用于:
活动性胃溃疡/胃出血
严重心力衰竭
冠心病、中风病史
正在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哮喘患者
2. 起效时间 & 持续时间:哪个更快更久?
- 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适合快速缓解不适。
- 布洛芬作用持久,适合夜间退热,减少服药次数。
3. 退热强度:谁更强?
- 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作用较温和,适合低中度发热。
- 布洛芬:退热和镇痛效果更强,尤其适用于高热或伴有明显疼痛(如头痛、肌肉痛)的情况。

4. 儿童怎么选?年龄有讲究!
这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两种药物在儿童中的使用年龄和剂量不同:
儿童用药建议:
<3月龄:发烧必须就医,不建议自行用药。
3~6月龄: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6月龄:两种均可使用,但仍建议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因其有更长期的安全使用记录。

5. 用法用量:怎么吃才安全?
重要原则:
不能超量、不能频繁用药!
用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感康等),防止成分叠加导致过量。
服用退烧药3天后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就医。
四、退烧效果不好,能换药吗?可以交替用吗?
1.可以换药吗?
可以,但要有前提:
服用一种退烧药后3~4小时,体温仍高,且不适感未缓解。
可考虑换用另一种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无效,可换布洛芬)。
换药前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
2.能不能交替使用?
不推荐常规交替使用!
虽然交替用药可能短暂降低体温,但会增加以下风险:
用药剂量混乱,容易过量。
增加肝肾负担。
引起家长焦虑,过度关注体温数字而非整体状态。
特殊情况(如高热惊厥史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通人不建议自行交替。
五、实用总结:一张表帮你快速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