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5年6月19日至22日,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办的年度盛会——中国医师协会2025呼吸医师年会(CACP 2025)暨第24届中国呼吸医师大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作为国内呼吸内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本次大会以“扎实推进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与能力建设”为核心主题,精准呼应了国家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战略下提升基层医疗能力的迫切需求。大会将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呼吸病学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及医疗卫生管理者,旨在搭建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者将围绕呼吸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诊疗技术、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基层呼吸健康照护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经验分享。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呼吸系统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本次年会聚焦“基层能力建设”,不仅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更彰显了呼吸学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广大基层群众的决心与担当。


梅斯医学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朱迎钢教授,围绕主题“肺脓肿及脓胸的诊治”展开专访。


图片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



Q1

图片

目前有哪些常见的病因导致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是否与近年来抗生素滥用有关?

近年来,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率较前明显上升。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复杂,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在增多。还有些患者因为肿瘤或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接受了免疫治疗,这些治疗本身也有风险会导致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的状态。另外还包括接受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等。这些脆弱人群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就非常容易进展成肺脓肿或者脓胸。


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人口老龄化。当前老年人群的比例逐年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功能的衰退,很多老年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呛咳、胃食管反流等状况,导致误吸风险增加,进而引发吸入性肺炎。同时,不少老年患者口腔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也会进一步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从而诱发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


此外近年来大家对于肺部感染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以往多了不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度滥用,反而可能导致耐药菌的出现,使得感染更难控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风险。


Q2

图片

近年来,微创技术(如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在脓胸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问它相比传统手术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目前肺脓肿和脓胸的治疗手段较多,核心和基础还是抗感染治疗。由于抗感染的疗程较长,通常需要持续六到八周,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能会有变化,所以需要密切观察和随访。在抗感染的基础上,是否需要做胸腔或者脓腔穿刺引流,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不管是胸腔还是脓腔引流,对于缓解症状、促进组织修复都非常关键。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介入方法主要包括经皮穿刺引流及微创手术介入等方式。经皮穿刺引流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取决于脓肿的位置,是否包裹,脓液的粘稠度,还有病情进展程度等。


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关注微创技术的推广应用。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比如胸腔镜辅助手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胸廓成形术,带蒂大网膜填充术等,都是临床上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微创手术,毕竟它也是有创操作,过程中会存在麻醉、出血、感染等风险,筛选时还是要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纤维板剥脱术比较适合处于纤维素期(也就是二期)脓胸的患者,这个时候做微创效果相对较好;如果已经进入机化期(三期),形成较厚的纤维板时,再做微创手术反而容易引起大出血,风险就增加了。


Q3

图片

如何有效预防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现在大家更关注和重视的是“治未病”,指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即做好预防,而不是待肺脓肿及脓胸已经发展严重后再治疗。我们更希望的是,在早期就能避免此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那些存在高风险因素的脆弱人群,要尽可能降低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


很多老年人群存在误吸、呛咳风险,还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本身就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进而发展成肺脓肿或脓胸。我们首先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呛咳风险。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考虑留置胃管,来减少误吸。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或者风湿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除了控制原发病外,也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免疫状态。建议尽早干预,恢复免疫功能,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风险。


关于抗菌药物的应用,也需要更加合理规范。把握好用药的时机和指征非常重要,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和过度滥用。不仅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也能避免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调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降低耐药菌在肺部侵袭风险。尽管临床上能真正检测出厌氧菌或者耐药菌的比例并不高,可能与采样流程、实验室检测标准(SOP)等因素有关,但从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看,脓胸最主要的致病菌还是以厌氧菌为主。


我们在面对一些主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时,即便是非典型的症状,比如纳差、乏力、精神状态不佳等,也要提高警惕,考虑是否可能存在肺脓肿或脓胸。及时完善胸部CT、X线,或者是胸腔超声等检查,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朱迎钢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兼秘书,上海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访问学者,美国MECOR培训项目讲师。入选上海市卫计委优青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课题5项,参与多项科技部2030重大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论文26篇,代表性论著发表至今已被引用超过770次,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授予“高影响力呼吸学术论文奖”。获复旦大学“十佳百优”青年医生,上海市优秀呼吸青年医师,美国胸科年会国际研究者奖学金,Wiley中国2022年度学者等。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及疑难危重症的诊治。


审核专家:朱迎钢教授

编辑:Potato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