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豪掷亿元,这家胶原蛋白龙头成为了航母级基金的合伙人。
近日,锦波生物发布公告称,与商局及参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以下简称“服贸基金二期”)的其他合伙人共同签署了《合伙协议》。
图片
服贸基金可谓是“国家级”巨无霸基金,首期启动于2018年,规模达100亿元,更是外经贸领域第一支国家级母基金。
服贸基金二期则是在2023年提出,根据公开信息可知规模不低于100亿元,将投向有海外收入的服务贸易企业。
而锦波生物早在24年底就发布了《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参与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的公告》,将出资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并明确提到本次投资有助于在合成生物领域拓展产业布局海外业务布局
经过半年多的等待,本次公告算是一个正式的官宣。
本文则将侧重于关注以锦波生物为代表的胶原蛋白产品的出海之路,并借机探讨合成生物出海将会成为一种未来趋势吗?
胶原蛋白的“出海元年”
2025年,算得上是胶原蛋白的“出海元年”。
单从重磅新品来看,锦波首先是将发布会选在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上进行,在这一国际盛会上正式发布了“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产品。
图片
该产品为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生产,是全球首个“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已于四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除此之外,锦波生物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已获得美国、巴西等多国专利授权,ProtYouh也获得了中东最严格的沙特SFDA备案。
而另一家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也将2025年视为“出海元年”。
首先出海中国香港新加坡作为主要阵地,目前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门店开展销售。
图片
除此之外,创建医疗聚源生物也均有胶原蛋白产品获得美国FDA GRAS认证,原料可用于食品添加。
合成生物出海 行动比口号更快
合成生物出海,更像是一种多方需求推动下水到渠成的选择。
一方面,我们看到全球的化工、农业、食品、日化等巨头都在跨界进入合成生物领域,以谋求新的增长点;
仅2025年,我们就能看到材料领域有凯赛生物和韩国3P成立了子公司、美妆原料领域的未名拾光欧莱雅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食品领域虹摹生物牵手了包装巨头利乐……
图片
另一方面,制造业是中国企业的传统强项,在底层技术方面,菌种筛选、发酵优化和酶工程上都取得了不少突破。
还有企业正在用行动投票,在合成生物相关企业中,配置海外产能的比例近年来也逐年提升。
例如去年底,梅花生物就以10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亿元)收购协和发酵旗下的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母乳低聚糖、业务及资产。
可以说,出海已经成为从“14亿本土市场”转向“80亿全球市场”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