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病例数据,牵手北京协和!AI医疗如何盈利?华大基因这么说
2025年3月14日
![图片]()
2024年9月,华大基因CEO赵立见在发布会上宣布“生成式生物智能范式GBI ALL (Generative Bio-Intelligent)”,迈出走向AI赛道的关键一步。
![图片]()
而2025开年以来,华大更在投资者问答中多次回答了关于AI医疗的问题,包括技术布局、合作伙伴、应用案例,并对业界关心的盈利模式问题也作出了解答。在AI医疗这条赛道上,手握重要基因检测数据的华大基因究竟看到了哪些价值?又有哪些领域会率先变现,成为企业切实可见的收益呢?
华大基因的GBI ALL中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基因检测多模态大模型GeneT、面向公众的基因组咨询平台ChatGeneT以及智能化的疾病防控系统13311i。在应用方向上,华大基因提出了两点,第一个是基于基因检测的主业,提出利用Transformer等基础模型框架,加速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通量测序仪的应用已是未来大趋势,设备一天已经可以完成数十个样本的测序,效率提升的压力就来到了人这一关。过去,培训一个专家需要耗时半年且难以规模化,原本需要通过人工阅读大量文献来构建的数据库,现在借助AI可以更快地迭代更新。
GeneT研究概览尽管在实际应用中,解读分析过程仍需部分专业人员参与精细化阅读和多篇文章联合分析,但数据库建设成本已大幅下降,从而显著降低了解读成本。
此外,华大基因还表示在变异位点质控以及致病位点选择等环节也应用了AI,有望在未来实现真正的全自动检测和辅助诊断。
其二是利用开源大语言模型开展临床应用,问答中特别强调了遗传病辅助诊断领域。例如传感染检测产品PMseq、肿瘤伴随诊断等,传统检测的难点在于要从众多可能性中准确匹配致病病原或者致病变异位点,AI技术在这类检测中已展现出显著效果。
公司还基于过去积累的阳性验证数据训练了质控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和效率。
上文提及的都是华大基因对内的一些尝试和收获。在对外方面,华大基因正在与北京协和医院就罕见病大模型进行深度合作。
具体的产品形态方面,公司能通过APP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检测评估、疾病预警和诊疗建议。
盈利模式方面,既可能是向客户输出大模型技术,也可能是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华大基因互联网医院在今年2月正式发布了AI助手ChatBGI。
深度融合了华大基因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慢病管理、感染防控等领域多年积淀的海量知识库。
华大基因还在问答中强调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其全国产化的基因检测过程能够自主、可靠地生成基因数据,且成本可控;同时数据积累和数据分析上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二十多年的产业积累下,华大基因拥有的百万病例训练数据集更形成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公开数据和商业合作数据成为了应对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