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械追踪
No.1 / 益普生罕见病药奥德昔巴特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2024年12月4日,益普生(Euronext:IPN;ADR:IPSEY)宣布,Odevixibat capsules(奥德昔巴特胶囊)于12月1日经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6月龄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患者的瘙痒,商品名蓓尔唯(英文商品名:BYLVAY)。
奥德昔巴特是全球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靶向药,2021年经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可用于治疗6个月及以上的PFIC患者。作为一种可逆、强效、选择性的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抑制剂,奥德昔巴特可通过抑制回肠远端胆汁酸的再摄取,增加胆汁酸通过结肠的清除,降低血清中胆汁酸的浓度,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此前,奥德昔巴特在海南博鳌乐城医疗特区先行落地。
No.2 / 盛世泰科新一代DPP-4抑制剂森格列汀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
2024年12月5日,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公示,盛世泰科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曾用名:磷酸盛格列汀片)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森格列汀是新一代高选择性DPP-4抑制剂,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森格列汀单药治疗试验中,50mg与100mg剂量组在第24周末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值分别为1.08%与1.07%;森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试验中,50mg与100mg剂量组在第24周末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值分别为1.23%与1.17%。森格列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安全性良好。
No.3 / 礼来替尔泊肽头对头击败司美格鲁肽,平均减重超20%
2024年12月5日,礼来(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LLY)公布IIIb期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SURMOUNT-5的顶线结果。该研究在无糖尿病、存在肥胖或超重且至少伴有一种与体重相关医学问题的成人患者中开展,头对头比较了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结果显示,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相对高出47%(平均体重减轻比例:20.2% vs 13.7%);经过72周的治疗,替尔泊肽在主要终点和全部五个关键次要终点上均优于司美格鲁肽。两款药物的安全性特征均与既往报道一致。
替尔泊肽是一款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已于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多个市场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商品名:穆峰达/Mounjaro),以及用于长期体重管理(商品名:Zepbound)。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同样已分别获批2型糖尿病适应证(商品名:Ozempic/诺和泰)和减重适应证(商品名:Wegovy/诺和盈)。
No.4 / 强生特诺雅在美申报儿童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适应证
2024年12月2日,强生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古塞奇尤单抗(商品名:特诺雅/Tremfya)的两项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分别用于治疗6岁及以上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PsO)儿童患者,以及5岁及以上活动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PsA)儿童患者。
古塞奇尤单抗是一款白细胞介素 23(IL-23)抑制剂,此前已在美获批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三项适应证。本次儿童PsO适应证的申报基于III期PROTOSTAR研究数据和III期VOYAGE 1/2研究的药代动力学(PK)桥接数据。儿童jPsA适应证的申报基于DISCOVER 1/2研究的PK外推分析,以及PROTOSTAR研究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
企业动态
No.1 /AZ任命Iskra Reic为全球执行副总裁,接替王磊负责国际业务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任命Iskra Reic为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负责人,全面负责包括中国、亚洲和欧亚市场、中东和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地区业务。此前,阿斯利康前任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主席及中国区总裁王磊于10月被带走接受调查,11月确认“被扣留”并不再任职。
Iskra Reic于2001年加入阿斯利康,在公司历任多个领导职务,包括全球执行副总裁、欧洲和加拿大负责人,并于2021年起担任全球执行副总裁、疫苗和免疫疗法业务负责人。她还在中东欧、欧亚大陆、中东和非洲担任过高级职务。自2017年以来,Iskra Reic一直是阿斯利康高级管理团队成员。
行业政策
No.1 / 卫健委发文,倡导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
2024年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从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的内容、安全、机制、模式等方面提出要求。具体包括:
①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双方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需求,按照“平等自愿、就近就便、服务衔接、共谋发展”的原则,协商确定合作内容。
②依法依规开展协议合作,并做好医师多机构执业地点备案等工作。
③建立基层协议合作机制,支持有需求的养老机构对接所在辖区的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协议合作。将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对养老机构中65岁及以上的入住老年人,可探索开展每年一次的集中上门健康体检,
④支持多层次协议合作,支持有意愿合作的养老机构,主动对接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等机构开展协议合作,发挥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⑤鼓励有条件的机构依法依规提供嵌入式服务,在符合各自意愿和明晰权利义务等基础上,探索托管式协议合作。各地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提高社会、行业、老年人及其近亲属的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