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级大科学装置,也是广州市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规划建设周期4.5年,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旨在绘制人体中全生命周期的细胞时空演化图谱,打造数字细胞AI大模型,构建数字生理人,创新生物医疗检测新范式,开辟生物医药研发新赛道,在试剂、仪器、软件和数据等方面产出一批创新性科技成果和产品。

 

图片
该设施通过集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数字细胞AI大模型,这就像为生命编写一部详尽的“细胞家谱”,揭示生命发育与演变奥秘,提供关于疾病机制、药物反应等方面的深入见解。
近年来,AI与大数据的迅猛发展,推动数字细胞这一前沿领域兴起。去年12月,斯坦福大学、陈-扎克伯格基金会等团队在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论文,呼吁全球科学界利用AI构建数字细胞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米斯· 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同样对数字细胞怀有强烈兴趣,他认为这可能会彻底改变生物学研究
不仅如此,该设施还将构建高精度单细胞级别的数字生理人大模型,通过回溯、模拟、预测疾病细胞谱系演化,不仅可以精准定位病变驱动关键靶点,还可以在数字人体测毒试药,有望突破药物研发的“死亡之谷”。

 

当前全球创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年、耗资26亿美元,但临床成功率不足10%,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药物研发过程主要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不能准确模拟人类生理系统反应,而“数字人”则将突破这一局限,极大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
未来,细胞谱系设施有望可以用患者细胞信息打造一个“数字患者,预演不同治疗手段在数字患者体内治疗效果,实现治疗手段的“量体裁衣”,为精准医疗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WechatIMG9083.jpeg
细胞谱系设施的建设,也将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开展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同推动人类细胞谱系研究领域发展,同时与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细胞谱系设施首席科学家钟南山说:“希望细胞谱系设施产出一批引领世界的原创成果,培养一批顶尖人才,孵化一批创新企业,真正成为护佑人民健康的‘国之盾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