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John J. HopfieldGeoffrey E. Hinton因通过神经网络对现代机器学习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获得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起巨大讨论。

争议的焦点在于,此前人们预测中的夺奖热门凝聚态物理或量子物理爆冷,反而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域中的神经网络成为最后赢家。

面对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甚至连Hinton本人都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完全没想到”。

而就在今天,2024诺贝尔化学奖也花落计算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由开发了Alphafold的John M. JumperDemis Hassabis,以及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所长David Baker平分。

图片

不难发现,今年的诺奖“AI含量”显著提升,而这背后,代表着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 AI4S)的大势所趋。

科学,AI的下一个主战场

通俗来说,AI for Science(AI4S)就是使用AI来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提高建模的准确性、设计新的实验、更高效地处理数据等等,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人工智能自2022年起开始应用于推进科学发现,而进入2023年,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与科学相关的人工智能相继推出。

在2024年的英伟达GTC大会,AI4S、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成为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到的AI领域的三大关键方向。

AI提供了一套可以促进科学发现的工具,其中最为突出、最有潜力的用途则是设计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和新分子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表示:科学计算只有两类问题,一类已经解决,比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一类还没有解决,包括经常提到的材料、生物制药等,AI4S就是为了推动后者

不久前,谷歌的DeepMind开发了一款名为GNoME的深度学习工具,在短时间内就发现了 220 万种新晶体(相当于人类科学家近 800 年的知识积累),其中38万种新晶体具备稳定的结构。

去年12月,麻省理工学院 James Collins 教授团队利用AI从超过1200万种化合物中识别出一种新型抗生素类型,可以杀死临床上常见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该成果被发表在Nature上。

近年来,众多研究显示,AI在处理微观尺度物理模拟时能够有效解决“维度灾难”问题,为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前沿科研提供了无限可能。

掘金千亿美元市场

起源于2016年左右的AI4S,经过8年多的发展,已经步入产业端落地应用阶段。

业内预计,AI4S将会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能源、化工、农业等产业,由此带来的将会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别的市场。

医药领域,AI可用于靶点的发现和识别、药物从头设计、ADMET预测、临床试验等多个模块,基本涵盖了药物发现、开发和临床的全流程,礼来、诺和诺德、默沙东、赛诺菲等全球排名前二十的跨国药企均已布局。

图片

新能源领域,AI正加速钙钛矿、超分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硅材料等领域研发速度,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在香港设立的研发中心最主要聚焦于AI4S。

化工领域,AI在新材料分子发现、分子逆向合成、生产工艺优化等场景充满潜力,吸引巴斯夫、陶氏、LG化学、万华化学等多家行业巨头纷纷进军。

农业领域,结合多组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AI可用于育种、肥料、植保等方面,拜耳、科迪华、先正达等大型农业公司正积极探索。

面对下游市场的旺盛需求,国内诞生了一批包括晶泰科技、深势科技、百图生科、迈高科技、深度原理科技、创材深造在内的平台型公司,为客户提供各类工具及服务。

图片

此外,微软、英伟达、字节跳动、华为等科技大厂内部的AI4S团队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凭借资金、人才、算力等方面的优势,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各方势力的加入为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Al for Science 有望推动更多平台和产品的诞生,助力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


—The End—

推荐阅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