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的第一批发光植物,已经开始进入市场。没开玩笑,未来你买的许就当台灯。

2月24日,大皖新闻发布了题为《惊叹!合肥种出“发光植物”,你想来一株吗?》的报告,实地采访了合成生物企业神笔生物


图片


据报告,该公司研发的基因编辑高亮度夜晚自发光植物进入产业化阶段,“萤光向日葵”仅过去一周就售出一万多株

笔者在相关平台搜索了官方店铺及评价,目前发光植物礼盒产品已开启线上销售,售价为69.9元/盒,并已收获了众多用户好评。

图片

该产品将自然界中发光生物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转移到其他植物中,这些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产生荧光素酶,使植物夜间能自发光。


源自中国农大 落地安徽合肥


神笔生物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植物细胞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因编辑、发光植物、生物工程等。

创始人李仁汉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博士,、。

去年8月,该公司利用前沿的机器学习优化技术,成功整合并改造了超过20个内源及异源基因,研发出国内首棵高亮度自主发光植物

与国外同类产品需高感光度相机长时间曝光(至少30秒)相比,其自主发光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无需任何曝光辅助,实现了对国外技术垄断的突破。

图片


成立至今,神笔生物已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梅花创投、科大硅谷基金、合肥高投等,产品生产线则落地在合肥庐阳区。

据悉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向日葵、矮牵牛等二十余种植物,实验室正加速攻关玫瑰、荷花等观赏花卉的发光特性研发。

目前,该公司正与多个景区洽谈合作,未来计划打造“发光花海”“荧光荷塘”等沉浸式夜游项目。

在研发端,则从南海深海微生物中提取出更高亮度的发光基因,计划开发活性小夜灯、生态喷泉等衍生品。

科幻照进现实 中美均已量产


发光植物商业化的浪潮开启于2024年2月。

美国Light Bio公司在官网售卖其研发的发光矮牵牛,矮牵牛的亮度达到了肉眼可见水平,并入选了2024年《时代周刊》最佳发明。

图片

该公司首轮的50000 盆白色发光牵牛花目前已全部售罄,在官网可预约2025年春季的产品,售价为39.99美元。

该产品主要源于合成生物学家(Light Bio联合创始人)Karen Sarkisyan从生物发光蘑菇中发现的Neonothopanus nambi 基因。

在研究方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利用真菌的生物发光途径,创制出了高强度的自发光植物。

不需要外源提供底物和能量,在黑暗环境中植物清晰可见,并且持续发光。

浙江大学都浩研究员团队也有发光植物相关研究,较第一代发光植物eFBP发光增强提升约4倍。


图片

而事实上,发光植物的应用远不止观赏,在家庭装饰,公园和市政道路绿化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相信这种完全依赖植物自身光合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新型照明,有望在未来缓解传统照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