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中科技大学官微,近日,该校届本科生自然科学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暨学术成果交流会举行。


据悉,该校自科基金采用“以学生独立主持研究工作为主,导师提供指导咨询为辅”的模式,为每个团队提供5万元科研经费,首届本科生自科基金共有20个团队通过评选其中8个团队研究期限为2年,12个团队研究期限为1年。


评委对12个不同领域的项目进行验收评级,8个团队项目获评“优秀”


图片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现有人才资助体系基础上,设立了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将资助端口前移,旨在及早选拔人才,培育科学素养,激励创新研究,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图片

2023年7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在本科生中试点青年学生项目,按照“推荐+评审”模式,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8所试点高校的本科生中优中选优,并于8月组织会议进行评审。获选本科生每人将获得10万元科研基金基金委主任窦贤康在接受《自然》专访时透露,2023年,国自然基金共资助全国8所大学129名本科生


华中科技大学报道如下:



华中科技大学我校首届

本科生自然科学创新基金答辩现场


图片


2024年5月,我校设立本科生自科基金并开启首届评选。自科基金采用“以学生独立主持研究工作为主,导师提供指导咨询为辅”的模式,为每个团队提供5万元科研经费,以支持优秀本科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


“希望充分发挥基金的作用,支持优秀本科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提升科学素养,为其日后开展更深层次的基础研究打下基础。”本科生院院长文劲宇表示。


首届本科生自科基金共有20个团队通过评选,其中8个团队研究期限为2年,12个团队研究期限为1年。


近日,学校首届本科生自然科学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暨学术成果交流会举行。从星系奥秘探测到机器实际应用,从基础理论研究到阶梯化管理设计……评委对12个不同领域的项目进行验收评级8个团队项目获评“优秀”


在项目实施期里,这些团队发表多篇包括SCI在内的论文、获多项专利授权及各类奖项……各团队可谓收获满满。


结合社会热点 迈出科研第一步


“我们构建了GUI-WORLD——一个包含12379个精心标注的GUI交互视频的大规模数据集,能够覆盖桌面软件、移动应用、网页浏览等六大场景。”项目验收会上,项目负责人、计算机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东平将自己负责的“多模态大模型指令微调数据集合成研究”项目成果娓娓道来。


图片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提升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泛化能力,将大语言模型的优势拓展到多模态领域。”陈东平回忆,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AI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图像、视频、文本等多种信息形态的融合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激发了他的科研热情。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体外诊断……本次自然科学基金验收项目大都聚焦社会需求与学术热点融合新技术新手段实现创新。


本科生包铭阳负责的项目“基于不等匝绕组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设计及其优化研究”,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下电机系统降本增效的需求,希望以此推动电机产业发展。从日常产品中寻找灵感,本科生张云浩将蓝光光盘与体外诊断结合,希望能借此让疾病的初步筛查和诊断变得更加简单轻松。


科研的过程并不如设想般一帆风顺,张云浩坦言:“科研最大的困难就是未知。”“面向自动驾驶的生成与感知”项目负责人、本科生周鑫深以为然。“不同于课堂作业习题总有标准答案,项目没有太多现成的参考,团队实验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但这些由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并不为困难所打倒。为了一个细节反复调试到深夜,以多轮审核与优化倒逼标注质量提升……有“钻劲儿”、抗压力强、积极主动、敢想能创,提起自己的学生,团队指导老师们无不流露出骄傲与自豪。


图片


“这可以为未来高水平科研人才储备奠定基础。”项目验收会评委、光电信息学院教授孙琪真说,自科基金是科研“育苗”的一瓢水、一锹土,为本科生提供早期接触科研的机会,通过参与课题设计、实验实施和成果总结,帮助学生从学术“青春期”迈向成熟科研期。


自科基金助力 保证科研顺利进行


除了实验本身的推进,项目能否得到应用也是这群本科生遇到的一大挑战。“我们前往企业考察、制造电机样机、完善自研软件等都离不开自科基金的帮助。”包铭阳表示。


陈东平对此也感触颇深,他负责的项目中高质量数据集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仅仅是1.3万条视频数据、近8万条问题的标注就需要花费近3万元,每次使用大语言模型进行评估还需要约1500元。陈东平说:“多亏了自科基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和资金支持,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搞研究。”


项目验收会评委、环境学院副教授党晨原表示,学生们经过项目的历练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相关领域也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尽管自科基金已结项,但不少团队都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所负责项目获评“优秀”的张云浩说,能在本科阶段站上这样的舞台于我而言已经是莫大的鼓励与肯定我还想继续在体外诊断和生物芯片领域深耕钻研,将工程技术应用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


来源:科研大匠

编辑:小饼干

授权转载等事宜请联系梅斯学术管理员

梅斯学术管理员微信bjy1689902068,备注学术转载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加入科研会员,限时折扣开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