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合理使用评分工具可提升诊疗效率,降低误诊风险。本文将结合7个临床病例,解析呼吸科常用评分工具的应用场景及诊疗策略。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

CURB-65与PSI评分



CAP的严重程度评估结果是治疗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治疗场所、经验性抗感染药物和辅助支持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CAP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各具特点,主要包括CURB-65和肺炎严重指数(PSI)。


CURB-65评分


可以评估CAP患者的死亡风险并可以辅助快速决策CAP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1],该评分系统简洁、敏感性高,易于临床操作。


1 CURB-65评分

图片


病例1

患者为70岁男性,发热、咳嗽3天,意识模糊。查体:血压90/60mmHg,尿素氮12mmol/L,呼吸30次/min。

 

CURB-65评分:总分5分,属高危组

 

处理:


1. 立即转入ICU,行血气分析及呼吸支持。


2. 广谱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阿奇霉素500mg qd。


  • PSI评分系统较为复杂,但特异性高,各项指标更为详细,适合识别低危患者避免过度住院。


2 PSI评分[1]

图片


病例2

患者为50岁女性,咳嗽、低热,无基础疾病。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PSI评分计算为70分(级),属低危组。

 

处理:门诊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25mg tid)治疗。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评估:

mMRC问卷和CAT问卷[2]



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问卷和慢阻肺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是慢阻肺病患者常用的症状评估工具。mMRC反映的是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则为综合症状评分,可量化患者症状表现,指导慢阻肺病患者长期管理。

 

3 mMRC问卷

图片

 

4 CAT问卷

图片

总分0-10分轻微影响11-20分中等影响21-30分严重影响31~40分非常严重影响10分以上为症状多


病例3

患者65岁男性,慢阻肺病病史10年,日常活动气促加重。CAT评分(表4):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均3分,总分25分(10分提示中度影响)。

处理:升级吸入方案;肺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



三、哮喘控制评估:ACT评分[3]


 

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是评估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工具,反映的是既往4周哮喘控制的情况,在缺乏肺功能检查设备的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5 ACT问卷

图片

评分方法第一步记录每个问题的得分第二步将每一题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第三步ACT评分的意义评分20-25分,代表哮喘良好控制16~19分代表哮喘控制不佳5~15分,代表哮喘控制很差

 

病例4

患者30岁女性,哮喘史,近1周夜间憋醒3次。ACT得分16分。ACT评分(表5):日间症状、活动限制等项得分低,总分16分(<20分提示控制不佳)。

 

处理:


1. 增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剂量(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μg bid)。


2. 教育正确吸入装置使用技巧。

 

目标:ACT≥20分反映良好控制。



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Epworth嗜睡量表[4]



对于疑诊或确诊OSA的患者,可以通过Epworth嗜睡量表对患者无法解释而出现的白天嗜睡情况进行评估,以辅助判断OSA对个体的影响和严重程度。


6 Epworth嗜睡量表
图片

病例5

患者为45岁男性,打鼾、日间嗜睡。Epworth评分(表6):阅读、驾驶等场景易睡,总分14分。


处理:


1. 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


2. 确诊后,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压力滴定调整。



五、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评分:简化Wells评分与修订版Geneva评分[5]



急性PTE的发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除了评估临床高危因素,目前,临床也已经研发出许多明确临床预测评分,其中以简化Wells评分与修订版Geneva评分最为常见。对于临床可能性高的患者还需结合D-二聚体、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确认诊断。

 

7 PTE临床可能性评分表(简化Wells评分和修订版Geneva评分)

图片

注:PTE:肺血栓栓塞症;DVT:深静脉血栓形成;修订版Geneva评分三分类法:0~1分为低度可能,2~4分为中度可能,≥5分为高度可能


病例6

患者为58岁男性,突发右侧胸痛伴呼吸困难2小时。1周前因骨折行骨科手术,术后卧床。查体:呼吸24次/分,心率110次/分,SpO₂92%(未吸氧)。下肢无肿胀。

Wells评分计算(表7)存在肺栓塞其他诊断可能性低(+1分)、心率100/分(+1分)、近期手术制动>3天(+1分);总分≥2分,高度可能


处理:


1. D-二聚体检测:若>500μg/L,行CT肺动脉造影(CTPA)。


2. 确诊后启动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1mg/kg q12h)过渡至口服利伐沙班(15mg bid×3周,后20mg qd)。


病例7

患者为45岁女性,胸痛伴咯血1天。无手术史,吸烟史20年。查体:呼吸28次/分,心率98次/分,PaO₂ 65mmHg(未吸氧)。

修订版Geneva评分计算(表7):年龄65岁(0分)、既往DVT/PE史(0分)、单侧下肢痛(0分)、咯血(+1分)、心率≥95/分(2分);总分≥3分,属高度可能


处理:


1、行CTPA检查,确诊后启动抗凝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04).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4,23(06):578-60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5,48(03):208-248.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21-29.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 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 [J] . 中华医学杂志,2018,98 (14):1060-1087.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