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12月10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图片
方案提到,力争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
其中明确,建立并购标的发现和储备机制。根据我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网联车和新能源车、高端装备、新能源和绿色低碳、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结合企业发展需要,梳理潜在重点并购标的企业清单。
方案提出,加快培育集聚并购基金。引入专业赛道市场化并购基金管理人,吸引集聚市场化并购基金,符合条件的纳入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快速通道。用好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
上海高度重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通过六个方面重点支持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生物医药装备和材料、新型服务外包等四大产业发展。

 

2022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 培育或引进100个以上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重磅产品

     

  • 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

     

  • 培育20家以上高水平生物医药孵化器和加速器

     

  • 推动1000个以上生物医药专利在沪挂牌交易

     

  • 新增布局5个以上生物医药市级工程研究中心,为100项以上高校和科研院所早期优质成果提供工程化验证及转化等创新服务

今年11月,在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和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式上,上海市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并致辞。

 

陈吉宁指出,上海是中国现代医药产业的重要发源地,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上海发展生物医药等三大先导产业,要求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完善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作出战略部署。

 

上海将聚焦实施新一轮生物医药“上海方案”,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推动“基础研究、孵化转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落地生产、推广应用”全过程加速和全链条赋能,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努力为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提高全人类健康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瞄准生命科学前沿,深耕新赛道新领域,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建设全球顶尖的生物科技创新策源地。顺应科研范式新变革,推动人工智能药物、人工智能医学加快发展,大力培育更多原创新药,建设临床试验“加速器”,畅通转化应用“快车道”。

 

着力强化改革引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和协同治理,为创新产品提供更大市场空间,进一步降低产业综合成本,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

 

着力强化开放合作,坚持产品开发面向全球市场,临床试验与国际同步同质,支持更多创新药企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当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风向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