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至21日,全球呼吸医学领域顶级学术盛会——美国胸科学会(ATS)年会将于美国旧金山召开。本届会议将汇聚数万名呼吸科医师、科学家及研究人员,聚焦呼吸疾病诊疗的最新突破与跨国合作。
值此盛会之际,本文精选咳嗽领域3项研究摘要,带您提前一览前沿进展。
CHF6795的首次人体研究结果公布!
P2X3受体激活是咳嗽高敏感性的关键机制之一。CHF6795作为新型口服选择性P2X3拮抗剂,通过阻断该通路发挥治疗潜力。
试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Part 1旨在评估75名健康男性在单次递增剂量(40~1280mg)下的反应;Part 2则对44名健康男性进行多次剂量递增(40~320mg,每日两次,持续14天)试验。试验主要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药代动力学(PK)特征。在Part 3中,对16名受试者(男女皆有)在单次320mg剂量下,探究食物摄入以及性别因素对用药的影响。安全性评估涵盖不良事件、生命体征、心电图参数、味觉障碍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关键结果:
PK特性:药物吸收迅速,在1~3小时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药物消除缓慢,平均半衰期为15.6~18.4小时;系统暴露量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增加的特点。高脂饮食会轻微延迟药物吸收,但不影响生物利用度;女性的血浆暴露水平略高于男性。
安全性:在整个研究期间,未出现死亡案例或严重不良事件。在Part 1和Part 2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和22.7%。主要不良反应为眩晕(在最高剂量组的发生率较为显著),这导致Part 2中320mg组在第4天提前终止试验。此外,未发现明显的味觉障碍。
心电图变化:在最高剂量组中,QTcF间期较基线平均延长,Part 1中延长19.3ms,Part 2第一天延长11.4ms,但在第14天时,与安慰剂组水平相当。
实验室检查:肌酐轻度升高,但胱抑素C无变化,排除肾毒性。
在临床试验中,客观(数字)和主观(患者报告)的慢性咳嗽评估指标与临床实践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对近五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
研究背景:慢性咳嗽(CC)的临床试验终点,如数字生物标志物与患者报告结局(PROs)与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存在差异。
方法:系统性回顾2019~2024年文献(PubMed、ClinicalTrials.gov及灰色文献),筛选涉及成人难治性/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研究,分析其使用的客观/主观评估指标。
关键结果:
1、纳入69项研究,其中包括39项临床试验和30项真实世界研究。
2、临床试验:77%的研究以24小时咳嗽频率为主要终点,仅3%以PROs为主要终点。
3、真实世界研究:20%采用连续咳嗽监测(>24小时),并纳入更多生活质量(QoL)指标。

图1 主要终点类别细分
研究背景:传统咳嗽发作定义依赖固定咳嗽间隔(如2/4/6秒)和最低咳嗽次数(如2/4/6次),这种定义方式可能会低估患者的真实体验。
方法:分析两名慢性咳嗽患者两周连续监测数据,探讨不同参数对咳嗽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模式的影响。
关键结果:
参数影响:较短的间隔(2秒)和较低的次数阈值(2次)会高估发作频率,尤其是对于短暂且频繁咳嗽的患者;而较长的间隔(6秒)和较高的次数(6次)则更有利于捕捉持续性的咳嗽发作。
个体差异:患者1主要表现为快速连续的咳嗽,每天咳嗽次数为1420次;患者2则呈现出长时间的咳嗽波,每天咳嗽次数为691次,这表明患者2实际的咳嗽负担可能更重。

图2 监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