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 | 生物医药数智化创新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2024年11月25日
11月18日,在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期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生物医药行业特设组共同承办的“生物医药数智化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智汇医药,共筑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政、产、学、研、医各领域的专家,探讨药品全生命周期中数智化转型的策略与路径、机遇与挑战,为数字技术赋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思路。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启高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发表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唐佩福,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药品应用处处长陆颖,以及来自强生创新制药、默沙东、晶泰科技、天津天士力、北京水木分子的行业专家们分享了主旨报告。会议由中国信通院医疗健康大数据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连云波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表示,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抓手,着力推动医药产业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他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数智化赋能生物医药产业这一战略机遇,从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生态构建三个方面发力,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启高表示,生物医药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坚定不移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海围绕“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以来,上海获批的一类创新药和三类创新医疗器械占全国的20%左右,产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5%。他提出,上海市在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领域,未来将重点聚焦于以下三大发展方向:一是着力优化科技布局,加快基础原理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二是着力推动成果应用,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三是着力深化开放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更大范围内的深度融合。仪式环节
会议举行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全景图谱(2024年)》(以下简称“《全景图谱》”)报告发布仪式。《全景图谱》报告由AIIA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组织编写并发布。(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版图谱)随后,连云波副主任对《全景图谱》报告进行了解读。报告研究分析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国内外发展态势,探讨了数智化转型应用场景,分析了当前数智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为下一步行业各方持续深入探索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路径,进一步推进数智技术与医药工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唐佩福围绕“数智化革命推动智慧骨科提质增效”发表了主旨演讲。唐院士从骨科发展历程出发,详细阐述了数智化革命如何推动智慧骨科的发展。他介绍了骨折复位智能手术机器人在骨盆骨折等不规则骨骼的精准复位、微创治疗中的突破性应用,并展望了以智慧手术室为核心的未来骨科形态。他强调,智能骨科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支撑,实现诊疗、手术、内植物研发的全面智慧化,为复杂骨科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推动骨科治疗迈向新高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最新进展与发展展望”的主旨演讲。黄教授详细回顾了神经网络和大模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智源研究院在推动大模型研究与实际应用中的成果。他预测,到2045年,人工智能可能实现类脑水平,进入以动态智能为特征的通用智能时代。同时,他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理性对齐和融合发展的策略,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药品应用处处长陆颖发表了题为“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陆处长深入解析了药品监管体系的现代化转型路径。她深入探讨了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的双向驱动模式,强调通过构建智能化数据平台,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追溯、精准监管和风险防控。同时,她也分享了国家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在优化监管效率、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和协同管理方面的实际成效。强生创新制药亚太区供应链数字化负责人张晓寅围绕“强生创新制药西安‘灯塔工厂’分享”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详细介绍了强生西安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历程。作为中国制药领域首个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的项目,该工厂通过数据中台打通跨系统的信息流,运用供应链控制塔、数字孪生以及机器学习等一系列数据科学应用,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敏捷性、韧性和竞争力,促进了可持续性发展解决方案的落地。默沙东中国业务卓越负责人和数据保护官王楠围绕“AI赋能型数智化,助力高质量医学信息传递”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介绍了默沙东在人工智能赋能医学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实践,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数据整合和AI分析实现从业务战略到客户洞察的贯通优化,以及构建合规的数字化医学信息传递体系的具体策略。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和首席创新官赖力鹏围绕“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驱动下的药物发现新模式”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分享了晶泰科技的智慧实验室解决方案,展示了其自动化数字化药物合成服务平台如何通过智能算法提升化合物合成和筛选效率,以及其在加速药物研发、提升管线开发成功率方面的实践成果。天津天士力数智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数据部主任杨鹏程围绕“数智本草中医药模型助力中医药创新研发”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详细讲解了数智本草大模型是如何将中医药经典理论、现代医学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构建过程。他还介绍了天士力数智本草中医药一体化平台在赋能中药研发和中医诊疗方面的创新应用。北京水木分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乔木围绕“多模态生物医药大模型”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详细讲解了水木分子联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开发的百亿参数多模态生物医药大模型在分子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的跨模态翻译能力,并分享了该司自研的千亿参数多模态生物医药大模型在战略情报分析、疾病信号通路挖掘等方面的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