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农药行业苦低价竞争久矣。

近日,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征收48.4%-166.2%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氯氰菊酯主要用于生产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制剂等,广泛应用在农业、卫生等领域,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烟草、玉米、花卉等害虫防治。

图片

根据相关报告,2019年至2023年印度出口中国的氯氰菊酯市场份额从49.25%增长至71.47%。


这一过程中,印度出口的氯氰菊酯价格从8万元/吨一路降到了5万元/吨,降幅高达42.07%,迫使中国企业不得不以低于正常价格的标准定价。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无序的内部低价竞争,农药行业除了寻求行业自律与政策支持,技术与产品上的创新也是必经之路。

那么,合成生物技术在农药赛道有哪些潜力方向?又有哪些企业已率先布局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了呢?

农药市场 迈入合成生物时代

数千年来,人类使用越来越复杂的化学配方来控制害虫,但随着农业规模扩大,人们越来越担心化学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生物农药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其中《“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生物生化农药、RNA及小肽类生物农药是优先发展领域。

而根据《中国生物农药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210.2亿元,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10%,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33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1%。

其中,合成生物技术不仅能帮助研发新一代抗虫作物、控制昆虫种群以及实现生物防治,还能通过生物制造的方法来生产害虫防治产品(包括农药)。

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进展是利用微生物作为基础生产生物天然产品,包括已知的驱虫剂诺卡酮(nootkatone)和西柏三烯醇(cembratrienol

此外,植物也被设想为生物生产杀虫化合物的平台,其中除虫菊酯是一个热门方向。

这种广泛使用的植物源杀虫剂,目前主要生产方式是天然提取,但供给严重不足,其工业合成类似物价格低廉但污染严重,目前每年约有5万吨以上的产量。

图片

与上文提及的化学杀虫剂氯氰菊酯相比,除虫菊酯的优势是对于蜜蜂和蝴蝶没有毒性,对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毒性也相对较低。

目前,该产物的合成生物法生产研究已取得部分成就,例如单萜酰基部分——除虫菊酯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转移到本生烟草。

除此之外,RNA(核糖核酸)生物农药也是值得关注的赛道,不仅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还有多款产品上市或准备上市。

其中全球首个RNAi生物农药Calantha™已于2023年在美国获批,主要针对马铃薯叶甲,当幼虫咀嚼其喷洒过的叶子时,RNA杀虫剂会阻断一种关键蛋白的表达,它们在几天内就会死亡。

该产品具有危害低、可天然降解、普适性强等优点,被誉为继化学农药和转基因农作物之后的第三次生物农药革命。

哪些中国企业值得关注?

上市农化龙头利民股份,是中国在合成生物+农药赛道的关键参与者,是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工业化开发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首家甲维盐工业化生产企业。

2024年已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重点打造生物信息学、生物代谢调控、酶工程技术、诱变与高通量筛选技术、新生物活性化合物发现与创制等五大技术平台。

图片

还与植生优谷、昶科生物、绿信诺生物等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开展新型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创制研发。

除此之外,成立于2017年的硅羿科技也值得关注,作为中国RNA农药领域先行者,该公司自主研发的RNAi杀虫剂马铃薯甲虫核酸干扰素正在申请全国首例RNA生物农药登记证书。

图片

上文提及的植生优谷在该领域也处于第一梯队,是基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的,目前的产品是针对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的RNA生物农药。

参考资料:
Insect Pest 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Synthetic Biology[J].Plant Biotechnol
王凤姣, 徐海洋, 闫建斌, 李伟. 植物天然农药除虫菊酯的生物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J]. 合成生物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