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智药局统计,2024年10月,国内共有7家涉及合成生物领域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披露总金额约4.3亿人民币。
融资概况
合成生物领域正在以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双重驱动下,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
在10月份的融资动态中,早期阶段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共有6起项目完成了早期融资。此外,还有1起B轮融资活动。除了元素驱动以近2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脱颖而出外,其他项目的融资金额均在千万元级别。
AI技术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正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加速新药研发、新材料开发。今年成立的初创企业深度原理,手握AI+Chemistry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和应用,推动化学、材料、能源、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本月完成种子+轮融资近亿元,由高瓴创投独家投资。
修实生物和若弋生物分别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以及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从产业应用层面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变。修实生物的产品管线包括多肽、胰岛素类似物、细胞因子等重组蛋白、多肽耦联药物(PDC)、纳米抗体(VHH)等,都是新型药物研发的关键领域,更是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工程药物研发及生产方面的应用前景。
若弋生物聚焦在合成生物学在大分子药物递送技术的应用,进行第三代肉毒素药物管线的中试至商业化生产工艺的技术转移。
环保与可持续性始终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追求和初心所在。非粮负碳生物基材料企业肆芃科技的近亿元Pre-A轮融资,公司是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杰出代表,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顶尖科研平台,突破了CO2“一步法”直接制备聚乳酸材料技术。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也为生物基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聚维元创的B轮融资,虽然金额未披露,但其将农业秸秆转化为生物基材料、精细化学品、动物营养品、工业酶等各类生物产品的能力,颠覆了传统的石油化工和粮食发酵的方法,同样是合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元素驱动这一轮融资得到了杭州城投产业基金、招商局创投、西湖光子和云九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其中西湖光子和云九资本为再次追加投资。依托于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新质生产力培育平台,专注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和无豆粕日粮技术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以下为融资事件汇总:
融资企业详情
修实生物
轮次:Pre-A轮
金额:近亿元
修实生物医药(南通)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创景资本领投,华泰紫金、金雨茂物和小饭桌创投跟投。
修实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的蛋白质工程药物研发及生产企业。产品管线以新型药物为特色,包括多肽、胰岛素类似物、细胞因子等重组蛋白、多肽耦联药物(PDC)、纳米抗体(VHH)等。
深度原理
轮次:种子+轮
金额:近亿元
深度原理(Deep Principle)宣布完成了种子+轮融资,由高瓴创投(GL Ventures)独家投资。
深度原理成立于2024年,由人工智能驱动材料研发,AI+Chemistry科技创新公司。通过AI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全球化学、材料、能源、医药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若弋生物
轮次:Pre-A+轮
金额:数千万元
若弋生物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昆山天使基金投资。
若弋生物是一家大分子药物递送技术研发商。核心在研产品为针对神经-肌肉失调类适应症的重组蛋白质药物;同时,建立了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新型生产工艺。本轮融资款将主要用于第三代肉毒素药物管线(Sf9细胞,天然氨基酸序列)的中试至商业化生产工艺的技术转移。
元素驱动
轮次:A轮
金额:近2亿元
元素驱动近期完成近2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杭州城投产业基金、招商局创投、西湖光子和云九资本。其中,西湖光子和云九资本为再次追加投资。
元素驱动是一家生物技术研发商,为用户提供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生物饲料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工业酶制剂研发等服务。
新苡萃
轮次:天使轮
金额:未披露
新苡萃(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获得天使轮投资。
新苡萃专注于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工业酶制剂研发;科技中介服务等。
肆芃科技
轮次:Pre-A轮
金额:近亿元
上海肆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国投创合领投、如皋科创投跟投。
肆芃科技是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大零号湾创新创业的代表性企业,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交大2030计划、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及新加坡国家基金会资助的CNSB重大项目。突破了CO2“一步法”直接制备聚乳酸材料技术。
聚维元创
轮次:B轮
金额:未披露
聚维元创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未透露,资料显示投资方为广发信德、珠海绿创、苏州行腾咨询。
聚维元创是一家农业合成生物学技术研发商,公司通过现有的技术将农业最常见的秸秆转化为生物基材料、精细化学品、动物营养品、工业酶等各类生物产品,例如:秸秆糖、乙醇、丁二酸等,颠覆了传统的石油化工和粮食发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