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学术
30年争议被破解?Nature子刊:这种微量营养素是维持良好认知的关键,但超过这一剂量反伤脑
在过去的30年里,铜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地位一直颇为“纠结”:它一方面是维持脑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营养素,缺乏会影响神经递质合成、加速认知滑坡
睡觉该留盏灯吗?多项研究:夜间开灯睡觉,心脏病风险飙升56%;胰岛素抵抗涨15%
你是不是有的时候会这么想:关灯躺平,美美入睡?不存在的。我上了一天班,做了一天作业,晚上报复性玩一下手机不过分吧。
中科院分区表负责人Nature发文回应质疑:中国期刊评级体系经得起检验!
7 月 15 日
重磅:国自然2024年度报告出炉!申请40.39万项,立项5.49万项,41项杰青延续资助,9项执行较差
近日,基金委网站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度报告》电子版,据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共接收2502个依托单位的40.39万项申请
手机放胸口2分钟能发现心脏病?JACC子刊(11.8):准确率达89%!内置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能捕捉心肌“解旋”迟滞的警报
如今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通勤地铁里,它陪我们刷视频;餐桌前,它帮我们拍下诱人美食。
Cell重磅:破译运动抗衰密码,确定首个“运动模拟物”!
北京时间2025年6月25日23时
吃冷饮太急,大脑会“结冰”?Cephalalgia(4.6): 超半数成年人中过招,出现剧痛感,男女间无差异;得靠“慢吃”预防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猛地咬进一大口冰淇淋,或者一口气猛灌冷饮,下一秒就感到“脑壳一紧”,前额忽然一阵尖锐剧痛,身体也变得僵硬——仿佛脑袋被瞬间冷冻。
每天一杯咖啡,肝纤维化风险降三成?公共数据库挖出的护肝新发现!
咖啡,当代打工人的“续命神器”。除了提神醒脑,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它对健康的潜在益处,尤其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饭吃太晚,拉高血糖又增肥?柳叶刀子刊(10.8): 吃饭时间,不仅关乎习惯,还受到遗传影响;把吃饭时间提前,或降低糖尿病风险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吃得健康不仅是“吃什么”,还越来越关乎“什么时候吃”。近期
乡镇卫生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柳叶刀》子刊论文!中国呼吸道癌症新发病例30年暴增240%,男性发病率是女性2.2倍
《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 近期发布了一项重量级研究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利用公共数据库发现牙线使用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复杂关系,看懂“挖数据”发文的黄金机会!
2025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大学排名TOP300
近日,2025年最新自然指数排名更新(统计时间节点为2024.4.1-2025.3.31)。
“不想运动”真不是因为懒?最新研究:肠道菌群失调才是“元凶”!色氨酸代谢紊乱使多巴胺不足,削弱运动的动力,快乐感也溜走
你是否曾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全身无力、仿佛身体被“掏空”,疲惫感久久不散。这种运动性疲劳是每个运动爱好者都会经历的困扰。
还在浪费生命查文献?AI让检索时间缩至1/10,错过=落后同行5年!
✔️CNKI智能体对话上万文献✔️Research Rabbit一键文献追踪✔️Semantic 学者动态全追踪✔️El...
为什么节食后体重总反弹?ADV SCI(14.1):肠道菌群失调驱动大脑“渴望”,加剧暴食且不可逆,甚至还能“传染”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材管理和健康生活,节食也因此成为不少人实现理想体重的常用手段。
【有奖调研】AI是否正在重新定义医生科研价值的核心?
👆长按扫码参与调研,更有100%中奖机会👆医学研究与探索的热忱从未改变,然而
这种癌症为何专找年轻女性?Nature(48.5)重磅:关键机制被破解,这一激素通路是关键
整体来看,男性一生中的患癌风险高于女性,但在特定年龄段、特定癌种里,女性却反超——恶性黑色素瘤就是典型例子。
Nature:高撤稿率高校名单出炉!多所高校“红色预警”
近日,《Nature》杂志披露了一项颠覆性的学术评价工具 —— “科研诚信风险指数(Research Integrity Risk Index
又一抗衰黑马!Cell Metabolism(30.9):烟酸核糖能激活"肝肾能量轴",口服或可逆转衰老性肾损伤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早上醒来感到毫无精神,工作几小时就筋疲力尽,甚至连逛个超市都觉得“能量不足”?
无需手术、用药!颈部按摩能给大脑“排毒”?Nature(48.5):通过机械刺激颈部淋巴管,可促进脑部代谢废物清除,逆转大脑衰老
我们的大脑每天会产生约500毫升脑脊液(CSF),这套“活水系统”不仅负责营养输送,更是重要的“排污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