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说药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现有肿瘤学研究
前言人工智能(AI)正迅速成为推动肿瘤学研究的关键力量,深度学习(DL)是一种人工智能范式,对癌症肿瘤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全面解析细胞因子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
ROR1靶向ADC的研究进展
前言抗体偶联药物(ADCs)是一种通过一个合理构建的连接子将细胞毒性小分子药物偶联到单克隆抗体上的复合物,可以向肿瘤内选择性地输送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
穿越生命,探究癌症的本质
1前言进化使人类细胞拥有着生长和分化的潜力,这种潜力使成熟组织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能具有自我维护的能力。
Her2靶向ADC的新发展策略和挑战
前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酪氨酸激酶的跨膜受体,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一员,该家族还包括Her1(EGFR)、Her3和Her4。
盘点靶向HER家族的ADC
前言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的成员,包括HER1(EGFR)、HER2、HER3和HER4,在调节细胞增殖、存活、分化和迁移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万字盘点!2024年上市申请获批准或受理的单抗药物
抗体药物,作为基于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抗体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具备特异性高、性质均一以及靶向性强等优势。
ADC的联合治疗
前言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链接而成,兼具传统小分子化疗的强大杀伤效应及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
2025开年,中国ADC又成“头号玩家”
“人人都爱ADC。”这句去年一度流行于圈内的表达,似乎也适用于2025年。1月2日,信达生物透露,其与罗氏达成了全球独家合作与许可协议
2024生物技术图鉴
生物技术经历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展现出一个充满活力并不断演变的行业格局。岁末年初,又到了总结与展望的时刻。
双抗ADC:1+1>2
前言抗体偶联药物(ADC)包括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有效载荷。与传统化疗相比,ADC靶向肿瘤有望减轻全身毒性作用,提供更广泛的治疗窗口和更高的治疗指数。
PD-L1与PD-1有何不同?一文读懂!
目前国内免疫药物主要有PD-1单抗和PD-L1单抗两大类。大家可能觉得,这两种药物其实是针对同一免疫通路的两个端点,机制上似乎是一致的。
ADC药物成功设计的关键
前言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疗法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全球已有16种产品获得批准,140多种ADC正在临床试验中。
AI成最大赢家、CGT地位上升、BD更加活跃...2025年生物制药业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
PREFACE前言当前,国产创新药研发已迈入高速发展阶段,研发实力与成果转化齐头并进,企业盈利模式更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出海金额天花板也不断刷新
2024年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TOP10
从合作金额来看,2024年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TOP10总金额比2023年高出49亿美元,2024年潜在总金额为277亿美元
药物临床试验流程
一款新药到上市使用必须经过药物临床实验,临床实验也是药物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手段。许多患者和家属对药物临床试验的了解不足,甚至存在误解。
关于ADC治疗窗口的几个问题
前言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疗法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全球已有16种产品获得批准,140多种ADC正在临床试验中。
影响ADC药代动力学的多因素分析
前言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种复杂分子,其中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小分子有效载荷)通过连接子相连,形成偶联物。2000年,美国FDA批准了首个ADC
ADC的“构效关系”
前言ADC药物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正处于快速发展中,虽已有14个ADC正式获批,但ADC结构复杂,开发和优化新的ADC药物仍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逆天改命,第一三共TROP2-DXD获批上市
▎追溯202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