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资讯
业务发展与探索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先锋科研
政策动态
研报专区
找我合作
中国医疗保险
嬛嬛,药品要扫追溯码
小保特别提醒:药品追溯码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当您拿到药品时,不妨花几秒钟扫码查询,确保查询到的药品信息与实物一致。
2025年4月16日
跨省住院患者占全国医保住院报销费用的9.17%,DRG/DIP支付将扩围?
根据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简称《快报》),2024年,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达2.24亿人次,医保基金支付360.5亿元
2025年4月16日
备案难?垫付烦?医保部门出手破解异地就医痛点
推进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是完善医保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突出关切的重要改革举措,更是促进我国劳动力顺畅流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2025年4月16日
从“跑断腿”到“指尖点”,揭秘异地就医为患者减负的背后
家住在新疆的马先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医保异地结算带来的便利。“以前看病都是先自费再报销,我的参保地在新疆,在威海看完病后我只能从山东跑回新疆去报销。
2025年4月15日
医保改革如何“投资于人”破堵点?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4月15日
医保账户余额为0,还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吗?
最近有朋友发现自己的职工医保余额用完了心里不禁疑惑“余额都没了,看病还能走医保报销吗?"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职工医保的报销逻辑~
2025年4月15日
集采药品“三进”政策,打通购买集采药品“最后一公里”
4月以来,各省如火如荼的开展第十批国采中选落地相关工作,目前全国已有天津、江西、山东等8省明确执行时间,大批国采中选产品将落地全国公立医疗机构。
2025年4月15日
首次信息发布工作基本完成!医保数据工作组交出亮眼"成绩单"
为了更好发挥医保数据赋能医疗机构发展作用,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各地医保部门组建数据工作组,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数据分析,持续做好数据发布。
2025年4月14日
人均补助再增30元,医保“含金量”持续提升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以来,财政补助一直占据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的60%以上,是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的主要来源。
2025年4月14日
无论“一本账”还是“两本账”,仿制药价格都不宜居高不下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使用的药品都是仿制药,从成本构成来看,仿制药价格应该是很清晰的,但实际上,各国仿制药价格形成逻辑却大不相同,有的是透明“一本账”
2025年4月14日
哪些药品可以医保报销?一键查询→
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参保群众的用药保障水平,国家医保局已连续多年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进行调整,目前目录内共有药品3159种
2025年4月14日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组合拳”,让“欺诈骗保”无处遁形
医保基金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持续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才能守护好群众的 “救命钱”
2025年4月11日
医保改革再进阶:省级统筹如何释放制度红利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历经30余年改革发展,已建成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参保人数超过13亿,总体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
2025年4月11日
电子处方“一刀切”,药店不再接受纸质处方?
近年来,由于医保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部分药店工作人员甚至执业药师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一些误解在行业内广泛传播。
2025年4月11日
拔牙,医保能报销吗?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每次想去把嘴里发炎的智齿拔了时看到自己的钱包余额又觉得还能再忍忍很多小伙伴都想问:拔智齿,医保可以报销吗?有龋齿需要补牙
2025年4月11日
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国家医保局这样做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举行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解读活动。记者从活动中获悉
2025年4月10日
7月起,药品销售需扫追溯码进行医保结算!对参保人有啥影响?
查询的结果将分为三种情况:情况一:未查询到该产品销售信息界面如提示“未查询到该产品销售信息”,则说明该药品销售机构未按要求将追溯信息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
2025年4月10日
医保法制审核人员视角下的“首违不罚”
近日,笔者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医院对送检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使用的检验方法实际为凝集法,但在医保系统的上传信息为发光法
2025年4月10日
购买处方药为什么必须有处方?一文说明白
日常在零售药店购买药品时,有时候是不需要处方的,就是大家在药店经常见到“OTC药”。
2025年4月10日
断缴医保后拿生育津贴?这可不行
宝妈在断缴医保期间生下二胎,根据规定无法申领生育津贴一时不甘心,铤而走险修改了生育时间,成功骗取生育津贴2万余元,最终让自己身负刑责。
2025年4月9日
上一页
第17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