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呼吸新前沿
入冬以来,疫情形势如何?元旦春节临近,有哪些防护建议?权威解答来了→
就在前几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从微小纯磨到影像典型浸润性腺癌需要几年?这位结友是9年!
前言:检查发现肺磨玻璃结节若医生说仍可随访,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我还能随访多久?”,“多少时间内是安全的?”,“迟些再开影响寿命吗?”。
抢救休克:学会用这 5 种升压药就够了!
在休克、大出血、过敏等疾病的抢救时,经常用到升压药物。理想的升压药物,应该能迅速提升血压,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纠正组织缺氧。
用“莫西+头孢”治疗肺部感染?关于莫西沙星,这10个问题需了解!
莫西沙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有关莫西沙星用药的这10个问题,你都能解答吗?我们一起来看看。Q1莫西沙星为什么被称为“呼吸喹诺酮”?
用药7天,1天2次,一周死亡!这药的六大副作用必须知道!
受到细菌感染发炎时,如喉咙炎、扁桃体炎等症状时,一些医生会让患者吃克拉霉素,虽然它对治疗炎症效果不错,但是千万也别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以下这些用药事项一定要注意
流感高发,孕产妇药物如何选择?
孕产妇对流感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与普通患者基本相似,但容易进展为重症,特别是妊娠中晚期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育龄妇女,所以“预防”对孕产妇来说特别重要。
无疫苗!无特效药!潜伏期一般为3-6天,有这几种症状的人,务必注意→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除了流感和支原体感染人偏肺病毒悄然来袭!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医院里消失的原研药,明年有望回归?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八大重点工作
导语前几天,医疗界有个热搜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关于234家企业中标第十批药品集采,原研药企均出局的事儿。
疑似发现“新毒株”?多人发热、头晕……专家紧急回应→
导语“被传染流感了,感觉有点头晕”……“是新毒株出现了吗?”近日,全国多地进入流感高发季节,不少人表示感染后除了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还会觉得头晕
发现4个月的肺结节,虽才7亳米,缘何我们又建议她切了?是否也属于过度治疗?
前言:许多结友查出肺结节,最关注的都是大小,而且无比在意相差1毫米、2毫米,甚至零点几毫米。当然由于专家共识、指南也是以大小来区分为主。
双效协同,重新定义退热药物的应用
发热作为一种疾病早期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涵盖了从感染性因素到非感染性因素的广泛范围。
多家医院输液大厅坐满!这种流感,为什么有的人次次都中招,有的人却能完美避开?
导语我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会在某个特定季节或时间段内导致很多人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门诊爆满!今年流感流行有这4大特点,如何预防,疾控中心建议→
就在前几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呼吸康复策略
·一、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 ·因为神经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肌肉细胞去极化、抵抗免疫攻击和肌肉结构再生能力的许多因素导致了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出现全身骨骼肌受累。
典型恶性肺结节,随访三次仍报性质待定,保守了吧!
前言:其实查出肺结节,影像科写报告也挺难的,报严重了吧,又怕本来不厉害的问题让患者焦虑不安;报轻微了吧,又怕其实是肺癌,又耽误了患者治疗。
重磅!2024 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研究评选 | 呼吸领域
随着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2024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研究评选在呼吸领域也是备受瞩目。
咳咳咳!反复咳嗽不止,止咳药到底怎么选?
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随访已经五年了的肺结节,是到了该干掉它的时候了!
前言:检查发现肺结节的建议随访,一定要清楚并不是不管它,而是监控它的发展,寻找合适的干预时机,既不影响预后又推迟机体的创伤
这种囊腔灶要警惕,恶性可能性大!
病史信息:患者男性,38岁。2021年体检肺部CT显示肺大泡,2024-11-17因发热咳嗽于某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CT:1.右肺下叶囊腔样病灶,建议
盘点!九大抗菌药物配伍禁忌,用不对等于白用!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关键,在药物的配伍中,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